通知公告
对口支援之路越走越实东西部双向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江苏地方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08:19
觀西藏之變,從路初步。
世界屋脊,千年冰雪、崇山峻嶺,曾被描繪是「只需藏地雄鷹才能飛過的地方」。現在,「復興號」列車在雪山懷抱間奔馳,昭昭「天路」通高原。

路,於西藏而言,是奇跡,是改動,是期望。

協榮村,藏語意為「水晶城」,平均海拔3590米,位於拉薩市曲水縣東部、拉薩河南岸,毗鄰貢嘎世界機場,拉日鐵路和拉貢高速公路貫穿全村,設有拉日鐵路和拉林鐵路沿線站點,可謂交通方便。
家門口的路程,更是與村民們的日常日子息息相關。在江蘇援藏資金支持下,協榮村新建了村莊路程,完善了公共服務設施,舊貌換新顏。一棟棟藏式樓房在湛藍天空下、在連綿群山前星羅棋布,一片吉祥現象。村民索朗群培一家兒孫滿堂,靠著培育、飼養和運營飯店,收入可觀。更讓他快樂的是,獲益於智力援藏,孫輩們都接受著良好教育,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在念小學、初中、高中,未來可期。
客廳裏,一張南通西藏民族中學畢業生合影照片引起了正在調查的江蘇省黨政代表團重視。本來,索朗群培的大外孫尼瑪紮西曾在這裏就讀初中,現在在山東省泰安市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聊起在江蘇的學習日子,開暢的尼瑪紮西告訴咱們:「江蘇是個好地方,不只學到了知識,還開闊了視野。」
「多長時間回一趟家,路上需求多久,對未來有什麽神往?」省委書記信長星同索朗群培一家人聊起家常,特意詢問了尼瑪紮西的學習日子情況,鼓舞他吃苦學習、力爭上遊,將來用所學知識和本領建造好美麗家園。
教育,不只為孩子們打開了知道世界的一扇窗,還為他們的成長行進拓寬了路,更為民族團結行進註入了健壯的精神力量。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童心向黨、童心向黨……」在拉薩市江蘇實驗幼兒園,穿戴各民族服飾的小(3)班同學們在教師寧楊指導下排練歌謠。由於氣候差異,拉薩的學校暑假短、寒假長。小(3)班的孩子們入學還不到一周,但稚嫩的歌聲、和諧的協作,引來陣陣掌聲。「不只我自己出生在民族團結家庭,班上還有4位同學來自民族團結家庭。」寧楊介紹。
校門口,格桑花競相綻放;校園內,以各民族服飾、文明為元素的繪畫及手工著作,生動詮釋了「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主題。「咱們依據幼兒特征展開了『茉莉格桑共芳香民族團結一家親』系列活動,以膾炙人口的方法啟智潤心,在孩子們心裏從小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來自徐州的援藏教師、拉薩市江蘇實驗幼兒園園長董詩文介紹,在西藏,各民族手足相親、同舟共濟的溫馨畫面處處可見。
現在,江蘇教育援藏完結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全覆蓋,孩子們的成長之路越來越寬,對當地展開的帶動效應也更具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
有消費需求但短少好的技能和產品,有特征資源但缺乏深加工等製作才能,這是西藏在高質量展開之路上需求著力解決的「痛點」。工業援藏正是助力當地展開的重要途徑。
「推動工業援藏走深走實,要把握好兩個方面,關於當地有市場需求的,有的可以運過來銷售、促進商貿流通,有的可以在當地出產製作、促進大眾工作增收;關於當地有資源優勢的,加強對接協作、科技立異,培育一批歸納效益好、帶動效果強的工業項目,完結優勢互補、協同展開。」調查時,信長星與咱們深化交流,探討深化工業協作的途徑與行動。
達孜工業園區建成自治區級園區,拉薩—江寧工業協作示範園建成,格桑花開工業園二期加速推進,魚躍高原製氧工業園新產品接連推出,洋河朗熱酒村等項目順暢落地,青稞新品種「蘇拉青2號」培育面積逐年擴展、畝均增產50公斤……一系列好項目助力當地凈土健康、文明旅行、綠色工業等特征工業展開,成效明顯。
山一程、水一程。從青海到新疆,再到西藏,一個月間江蘇省黨政代表團踏訪青藏高原、跨越天山南北,對口援助之路越走越實,東西部雙向協作之路越走越寬。
